欢迎访问

三农人物网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兽药

山东省审定的六个桃新品种

时间:2009-12-31 来源:  作者:
  

        一.晚9号
  审定编号:鲁农审2009068号

  育种者:陈吴海。

  品种来源:绿化9号的变异单株,2003年育成。

  特征特性:中晚熟鲜食品种。果实圆形,两侧对称,果顶平,缝合线明显;果个大,平均单果重205克,比对照品种绿化9号重17%;果面光洁,果实易着色,全面艳红至深红,对照品种果面3/4着色深红;果肉底色白,散生玫瑰红点,粘核,近核处红色,不溶质,肉质细脆,风味浓甜,有香味,可溶性固形物12%~14%;果实发育期135天,在临沂地区8月下旬成熟,比绿化9号晚熟10~15天。

  产量表现:定植后第2年亩产1000公斤以上,第3年亩产超过2000公斤,早果、丰产性与绿化9号无明显差异。

  栽培技术要点:适宜栽植密度3米×4~5米;实行果实套袋栽培;花果及肥水管理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与一般桃品种相同。

  审定意见:在全省桃产区利用。

 

  二.春晖

  审定编号:鲁农审2009069号

  育种者:潍坊市农业科学院。

  品种来源:砂子早生的芽变,2003年育成。

  特征特性:早熟鲜食品种。果实近圆形,果顶圆平,缝合线浅,两半部较对称;平均单果重205克左右;果皮底色乳黄,着色为条红或红晕,着色指数70%;果肉乳白色,肉质细密,粘核,硬溶质,风味酸甜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.7%;果实发育期60天左右,在潍坊地区6月上旬成熟,比对照品种砂子早生早熟18天左右。

  产量表现:定植后第2年结果,第4年平均亩产2775.9公斤,与砂子早生无明显差异。

  栽培技术要点:适宜栽植密度2~3米×4米;采用自然开心形或“V”字形整枝;以雨花露、早红珠等为授粉品种;花果及肥水管理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与一般桃品种相同。

  审定意见:在全省桃产区利用。

 

  三.黄中皇

  审定编号:鲁农审2009070号

  育种者:临沂市兰山区果树技术推广中心。

  品种来源:晚黄金桃的芽变,2001年育成。

  特征特性:加工鲜食兼用黄桃品种。果实圆形,缝合线浅,两半部对称,果顶凹;平均单果重196.6克;果皮黄色,成熟后果面着鲜红色,果皮不易剥离;果肉橙黄色,无红色素,肉质细密,不溶质,韧性强;粘核,近核处无红色素;风味酸甜,品质佳;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.8%,比对照品种罐5高26.9%;可滴定酸含量0.28%,比罐5低55.6%;果实发育期130天左右,在临沂地区8月中旬成熟。

  产量表现:定植后第4年平均亩产2640公斤,与罐5无明显差异。

  栽培技术要点:适宜栽植密度2~4米×4~5米;自花授粉座果率30%以上;可不配置授粉树;花果及肥水管理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与一般桃品种相同。

  审定意见:在全省桃产区作为加工鲜食兼用品种利用。

 

        四.钻石金蜜
  审定编号:鲁农审2009071号 
  育种者:临沭县生产力促进中心。
  品种来源:从生产园中发现的变异单株,2001年育成。
  特征特性:加工、鲜食兼用黄桃品种。果实卵圆形,两半部对称,果顶圆凸;平均单果重180克;果皮底色橙黄,果面80%着深红色,成熟期一致,果皮不能剥离;果肉橙黄色,无红色素,硬溶质,粘核,纤维含量少,近核无红色素,汁少,风味甜,香气浓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.9%,可滴定酸含量0.20%;原料加工利用率大于70%,加工后块形整齐,金黄色,汤汁清,香味浓;果实发育期95~100天,在鲁南地区7月中旬成熟。
  产量表现: 定植后第4年平均亩产3874公斤,与一般品种无明显差异。
  栽培技术要点:适宜栽植密度3~5米×5米;可选择自然开心形、“V”字形、杯状形等树形;以春艳、锦绣等为授粉品种;花果及肥水管理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与一般桃品种相同。
  审定意见:在全省桃产区作为加工、鲜食兼用品种利用。


  五.脆红    
  审定编号:鲁农审2009072号 
  育种者:山东省果树研究所。
  品种来源:白丽天然杂交实生选种,1998年育成。
  特征特性:中熟鲜食品种。果实扁圆形,缝合线浅,两半部对称,果顶凹,果尖微凸;果个大,平均单果重235.8克;果皮底色绿,果面全红,有光泽;果肉白色,肉质细,硬脆,不溶质;果核小,离核;果汁中多,风味酸甜,有香气,可溶性固形物12.41%;果实发育期120天,在泰安地区8月上旬成熟,比对照品种白丽晚熟10天左右。
  产量表现: 定植后第3年平均亩产1718.1公斤,第4年平均亩产2459.3公斤,分别比白丽高25.8%和35.1%,丰产性好。
  栽培技术要点:栽植株行距1.5~2.0米×3.0~4.0米;整形修剪、授粉树配置、花果及肥水管理、病虫防治等技术与一般桃品种相同。
  审定意见:在全省桃产区利用。


  六.早红
  审定编号:鲁农审2009073号 
  育种者:山东省果树研究所。
  品种来源:白丽天然杂交实生选种,1998年育成。
  特征特性:早熟鲜食品种。需冷量350小时左右,适合露地及保护地栽培。果实近圆形,缝合线明显,两半部对称,果尖微凸;果个中大,平均单果重153克;果面全红,光滑;完熟后果肉红色,汁液浓红色;肉质细脆,不溶质,粘核;果汁中多,风味酸甜,可溶性固形物12.1%;果实发育期50~55天,在泰安地区6月5日左右成熟,比白丽早熟40天左右。
  产量表现: 定植后第3年平均亩产1452.5公斤,第4年平均亩产1867.5公斤,与白丽无明显差异。
  栽培技术要点:栽植株行距2.0×4.0米;采用“V”字形或者改良纺锤形整枝;花果及肥水管理、病虫防治等技术与一般主栽品种相同。
  审定意见:在全省桃产区利用。

 


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本网概括 网站地图